考试中

心里特别堵,我要习惯学会一个人独自生活。

友柏-蒋

晚上看了鲁豫有约和康熙来了做的蒋友柏的节目. 以前一直对他不是多感冒,因为觉得他有严重的在媒体面前耍酷的痕迹.至于蒋家后代这种身份对我而言也没什么吸引力,估计跟说他是毛泽东的后代没有什么区别, 只是他家是资本主义掺着封建制度的生活, "皇族"这种比喻相对毛泽东的后人而言更温和些.  但是,看了这两个节目,还是 发觉他真的很有个人魅力,自信却不张扬跋扈,又很有原则何责任感,最重要的是头脑是相当灵活,有想法有创意,这么多优点集于一身,真是难能可贵~ 希望这个不是自己包装出来的,那样多累阿. 

很自然的,我渐渐开始羡慕他的生活了.想干什么想追求什么就立即行动,不care后果,只要无违自己的处事原则。怎么样才做到的阿。虽然他也历经人生起伏,家族变迁,据他说还有过2年不与亲人联系的玩失踪的经历,但是总体来讲,他的身份还是给了他很多帮助的,让他有更开阔的视野,见了更多的世面(说句不好听的,很多身份,很多东西,很多地位,远远看去很风光,很幸福,但是实际上当事人真的过的快乐吗,冷暖自知。人啊,只是习惯了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示在众人眼里而已)这样的背景是很宝贵的人生经验阿。觉得天不怕地不怕,信心爆炸,比一般人敢想敢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。当然,他也不是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不能搞定,比如在人生道路选择上,知道自己不喜欢也不适宜学习,那就不学术好了。政治家人不让碰,商科也不感兴趣,他就退学,失踪,几年整理好思路之后回到台湾从摆地摊开始干起(不过我估计这个只是噱头而已)... 我显然没有这样的气量和勇气。其实为什么自己风险规避,可能还是因为家庭原因吧,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,总想让自己为父母长点志气,所以总担心自己路走错,最后什么步子也迈不开,人潮涌向那里 我就跟到哪里,反正觉得别人验证过的路走起来应该差池不大。结果很可能和比你更适合那条路的无数人竞争,然后惨烈牺牲...但是,即使我意识到这不是我该走的路,依然还是不敢迈开步子离开,至少我已经这么着走到了大学毕业了吗? 如果放弃岂不是要重新开始,况且再也没有高考这样容易的机会了阿。我也害怕很难找到自己可以如鱼得水的领域,于是就这么一步一步混下来了...

他虽然个性随和又桀骜不驯,生活随性,但是可以看出在很多事情上还是很有原则的。这些原则,大概在他每次衡量事情的时候都会拿来过滤一下吧 。如果发现是违背原则的渣滓就滤掉。 反观我自己,情绪化未必是坏事情,想做什么就做确实没问题,但我却和他恰好相反了。他的优点在我这里全都是反其道而行之。在志向上,目标兴趣上,永远都是畏畏缩缩。却在该有原则的事情上丝毫没有定力和原则 ,给别人的承诺有时候只是当时觉得有希望就莽撞答应,结果马上就忘到九霄云外; 又比如,大二时丢了手机后出于愧疚去当了两个月家教攒钱,认识的小妹妹带了连个月我就嫌累溜掉了,她的学习肯定受到影响了...55,最近她妈妈突然联系我,其实我非常不想带家教,我讨厌当老师,但是她妈妈说小朋友很想我,现在学习和心态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,我一听本来打算推掉的决定立刻就化掉了。想着早点见到她,给她能帮一点是一点,不过还是以姐姐的身份比较自如些,我不喜欢家教这种身份,感觉像是卖保险的...但是我真的不确定下学期是不是有时间和心情帮她...活得太随性了这一刻倒是真的不累,不用想太多,心里觉得爽就好。可是可能无形之中就给自己增加了一堆工作量和债务....

他眉宇间谈笑间有一种淡定和亲切,总觉得他把自己和别人-无论是仰慕或者待仰慕他的,无论是媒体还是观众-之间的距离拿捏得特别恰当的好。最近才发觉我这个人很没意思。怎么说?比如有时候听Yutong 他们说他们和好朋友之间的那种感情,一起疯一起玩的快乐,我就试着想象和我做朋友是什么感觉。这样想下来真的觉得很沮丧,也许不喜欢和别人直面冲突不喜欢引起别人不适的我,不会让别人觉得不愉快。但是,我能给别人带来的快乐应该也是近乎于零吧,因为我这么平淡的走下来,好像真的像一潭死水呢,了无生气的。不会玩也不爱玩,只是懒洋洋的,心不在焉的,然后穷酸的惆怅,哈哈。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的时间和别人一样长,却总觉得活得是空荡荡的,因为我的日子都被这些穷酸的惆怅给填满了~

他说,随时给自己清零。我心里又是一震 。 这句话杨澜也说过。怎么说呢,是一种理念和行为导向,但是执行起来还得有分寸阿。不过指导思想是好的,想想我的不洒脱,太多的顾忌,自卑和自负的结合起来形成的怪胎内心,其实还不是因为过往的羁绊太多? 清零,然后重新开始,享受向上飞行的超重感,我能做到吗?